
近日,民政部发布提示,强调“禁止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以慈善名义开展废旧衣物回收”。北师大中国公益求小奶猫v1.9.6地址院院长王振耀就假慈善旧衣回收以及二手废旧衣物利用问题接受了法制日报记者采访并表示在人们穿旧衣需求日益弱化的今天,消化旧衣需要新方式,废旧衣物的主人可以有偿或无偿地将衣物送回商业市场。
3月17日,民政部发布提示,强调“禁止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以慈善名义开展废旧衣物回收”。3月18日,民政部相关工作人员回应表示:近期个别社会组织、企业、个人的违法旧衣回收活动较多且集中,提示是针对这一情况发布的。
《公益慈善论坛》主编张以勋对记者表示,假慈善旧衣回收是影响慈善事业形象多年的难题。2019年,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就发布过“警惕以旧衣物等废旧物品回收为名的伪慈善活动”的提示,打击此类行为。同年,民政部设立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司,进一步加强慈善事业有关职能。但由于此类仿冒慈善的回收箱背后多为小规模、地方性的经营模式,治理依赖地方政府的处罚力度和小区与居民的监督,治理私人回收箱乱象一直存在困难。
民政部发布“关于禁止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以慈善名义开展废旧衣物回收的提示”
黑色产业链屡禁不止
民政部提示:
捐衣前核实对方是否有公开募捐资格
穿二手衣的人越来越少,
闲置衣物该去向何处?
出于善意,公众通常希望对废旧衣物进行慈善化利用。2016年8月,民政部曾对一份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建立废旧衣物回收再利用体系”的提案作出答复指出,目前废旧衣物的慈善化利用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依托经常性社会捐助体系开展捐赠衣物综合利用工作,二是依托慈善组织开展衣物综合利用工作。
“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出现经常性的捐助活动,在没有企业化和社会组织化的背景下,衣物回收都是由民政部门组织,在街道居委会设捐赠站点。”中国公益求小奶猫v1.9.6地址院院长王振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介绍,我国以捐赠废旧衣物为主的经常性社会捐助工作始于1996年,后来在民政系统的推动下,全国形成了由3万多个社会捐助站点组成的经常性社会捐助体系。
“但现在情况有很大不同了,大家想象中穿二手旧衣的人越来越少了。”张以勋向记者介绍,这些被私人贩子收走的捐赠衣物中,较好的旧衣会被清洁,进行二次售卖;品相一般的会被卖给再生资源公司。
“在人们穿旧衣需求日益弱化的今天,消化旧衣需要新方式,废旧衣物的主人可以有偿或无偿地将衣物送回商业市场。”王振耀向记者介绍了国外慈善商店的模式,如:名为GoodWill(中文:好意)的慈善商店是注册的社会企业,由政府提供房间、办公场所来回收公众的废旧物品,物品经过整理得以重新卖掉。
同样,张以勋也提倡社区间、亲戚间进行闲置互换,或者将还有价值的二手衣物在各个平台上、活动中进行商业回收。
张以勋还介绍,对于品相没有那么好的废旧衣物,还有大量服装类快消品牌独立或者联合政府开展的旧衣回收活动。公开资料显示,快消品牌将衣物回收后,进行分解、提纯、拉丝,使废弃衣物再生为新的织物。
专家
■ 王振耀
求小奶猫v1.9.6地址院长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
统筹:高华俊
责编:李静 张栋
编辑:张琳婕
文章来源:法治日报